职业成长

行业报告

没有内容

能力提升

更多

知识课堂

更多

资料文档

更多
小鸡词典|中文网络流行语词典
小鸡词典|中文网络流行语词典

「小鸡词典」是一个开放的现代汉语词典,由每天使用这些汉语词汇的人编撰和定义,它解决的是“新词难解”的问题,用户想要查网络流行语就上「小鸡词典」来看看吧!「小鸡词典」初衷:[解释新文化:自从info.cern.ch在互联网上开门待客,世界已经不再“车马很慢,纸短情长”。信息的传递速度从20公里/小时,变成了30万公里/秒;随之而来的,是信息量的爆发。天南海北的大脑在一起碰撞出的火花,日夜无休,创造出了大量的新生词汇,用来传递各种各样的新生文化,新生知识。所以如今人类认知世界,认知自己的最大困难,已经不再是获取信息,而是理解信息。「小鸡词典」希望能通过简短,及时,通俗的解释这些新词,俚语,消融各个圈子之间的『代沟』,帮助人们一起理解这个飞奔向前的世界。记录新历史:历史不只在教科书的文章里,博物馆的老照片里;历史也在每一个新创造的俚语里,在每一行弹幕的吐槽里。「小鸡词典」希望我们能把每一个流行语都记录下来,解释清楚。因为这些流行语的解释里,包含的是一代人对一个时代的见解,和这个文化最最真切的历史。「小鸡词典」愿景:OK,可能是世界上最据辨识度的词之一。然而很少有人知道,OK源于19世纪波士顿知识分子圈的俚语。他们通过刻意修改拼写,创造出了一系列外人难以听懂的行话。OK 正是其中那流传下来的一个。正如今天西方青少年间所说的LOL,或中国青少年所说的十动然拒。因此,也有人说“每一个词,都曾是俚语。”所以俚语并不是所谓的“违反语言发展规律”,应当“予以纠正”。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俚语的出现,与传播,才使得一个语言富有活力,充满能量。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最大的网络百科条目远超其英语对标项目。然而,在最大的英语俚语词典已经有超过200万条解释的时候,汉语圈子,并没有能与其对标的项目。「小鸡词典」希望能改变这个现状,让我们在为No Zuo NoDie被收录进英语俚语词典而高兴的时候,也给外国友人一个Skr被收录进汉语俚语词典而兴奋的机会。小鸡词典可以理解成为“新词百科”,除了专门收录各种互联网新词热词、和饭圈二次元等小众圈子的“术语”外,小鸡词典还会用接地气的方式,阐释老词在新时代的意思。词条既可以由官方收录,用户也可以自己上传看到的一些新词,待官方审核通过后发布。

简·奥斯汀 - 英国小说家
简·奥斯汀 - 英国小说家

简·奥斯汀(JaneAusten)是一位英国小说家,她的五部主要作品诠释评论了18世纪末英国地主乡绅的生活,她的作品批评十八世纪下半叶的感性的小说,而且她的小说是十九世纪向现实主义转换的一部分。她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屡次被搬上大屏幕,进行了很多版本的演绎,包括科林叔的《BJ单身日记》剧情灵感也来自于《傲慢与偏见》。除了这部小说之外,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还有《理智与情感》、《曼斯菲尔德庄园》和《爱玛》等等。奥斯汀的作品如今几乎从不绝版,但它们在当初是匿名出版的,在她在世时只收获了寥寥评论,没有使她出名。1869年,她去世52年后,她的侄子出版了《简·奥斯汀回忆录》(AMemoir of Jane Austen),更多公众和读者得以知晓她,她作为作家的名望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奥斯汀的五部主要作品都在1811年至1818年间首次出版。1811年至1816年,《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和《爱玛》(1815)使她成为了一个成功作家。她还写了两部小说,分别是《诺桑觉寺》和《劝导》,在她去世后的1818年出版。她还开始了另一部小说的创作,但没有完成就去世了,它最终被命名为《桑迪顿》。在20和21世纪,以奥斯汀的作品为题的评论文章和她的文学选集大量出现,把她确立为闻名世界的英国作家。她的书经常成为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灵感来源,对她小说的影视改编于1940年由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电影《傲慢与偏见》并持续至今。

Kyobobook|韩国教保文库书店
Kyobobook|韩国教保文库书店

「Kyobobook」是韩国的一家大型连锁书店,隶属于教保集团,也是韩国最大的书店品牌,在首尔、釜山、大邱、仁川等全国各地开设了24家实体店和在线书店。如果您是喜爱韩国流行文化的粉丝,无论追星、图书、漫画、文具等的疯狂爱好者,相信一定听过「韩国教保文库」,如果您还没听过,那么前往韩国自由行时一定要走访一趟。「教保文库」乍听之下很像枯燥乏味的学校或补习班名称,其实他可大有来头,身为全韩国最大规模的复合式连锁书店龙头之一,是韩国人文的代表,相当值得一逛!人潮最多的教保文库光化门总店,结合了唱片行、文具库、书店、美食餐厅、韩国屈臣氏、韩国美妆保养专柜等,与台湾诚品书店的性质相类似,但规模更大、商品更多、功能更齐全!教保文库外观很有大英博物馆式的复古设计,贩卖书种包罗万象,总数高达50万种、230万本书籍,分类相当详细,少见的英文、日文、中文书等都设有专区。最宽敞的卖场是1万1900 m2首尔江南店,以2010年6月为基准,教保文库出售的书籍总数达到了3亿8,961万5000多本。如果按照单行本的平均大小(宽152毫米,长225毫米)的标准排列成一列的话,就等于是绕地球一周(3万9,960km)的2倍。展区采全面开放式空间,阅读体感更舒适、更人性化;文具库部分就跟日本LOFT一样种类繁多,各种您想得到的文具用品、3C产品、生活杂货、手工艺素材、到皮件、饰品、流行小物等,连因韩国艺人IU而爆红的乌克丽丽(迷你小吉他)都有,琳琅满目的摆设真让人一时之间不知从何逛起,这时别担心,快寻找展区中身着土耳其绿色套装的制服人员,他们都是教保文库导览员,任何有关采买、寻找、使用方式等相关疑问,找他们服务准没错!教保文库光化门店外,就是川流不息的大街,邻近就是光化门广场,有知名的李舜臣将军铜像可拍照牛念,可顺道再前往清溪川漫赏;可在教保文库静静的翻翻书、聆听高质感的音乐,在这段私人专属的空闲中享受一下沉静,为下一站即将开始的韩国自由行活力之旅拉开精采序幕!

CannesLions|戛纳国际创意节
CannesLions|戛纳国际创意节

戛纳国际创意节(Cannes Lion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Creativity)最初名为戛纳国际电影广告节,源于戛纳电影节,由电影广告媒体代理商组织创立于 1954 年,希望电影广告能同电影一样受到世人的瞩目。1992年组委会又增加报刊、海报与平面的竞赛项目,使得戛纳广告大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国际大奖,并于 2011 年从戛纳国际广告节(CannesLions International Advertising Festival) 正式更名为戛纳国际创意节(Cannes Lions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Creativity)。戛纳国际创意节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传播、广告和创意界的年度盛事,直到今年,戛纳广告大奖已经涵盖了健康(医疗和制药)、创新、促销、公关、直销、创意实效、创意数据、媒介、移动、户外、平面出版、设计、产品设计、广播、网络、影视、影视制作、娱乐、音乐娱乐、数字工艺、综合、玻璃狮、钛狮以及包括全场慈善大奖(GrandPrix for Good) 在内的共计 25 个类别的奖项,并分别评出全场大奖、金狮、银狮和铜狮四个级别。戛纳国际创意节设置了许多不同的奖项,包括最佳广告影片,最佳技术影片,最佳户外广告,最佳广告导演,最佳移动广告,最佳品牌内容,最佳PR,最佳品牌内容等多达十几个奖项。这些奖项几乎涵盖了广告、设计、数字营销、商业推广等有关营销的一切。而对所有入围广告进行筛选的评审们则是来自世界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而且每一行业都会设置一个主席,这样可以更有效率的进行评审工作。

BottleDream|社会化创新内容平台
BottleDream|社会化创新内容平台

「Bottle Dream」是一家致力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的社会创新企业,它创立于2011年,正努力成为中国最优质的社会创新(SocialInnovation)内容生产者、连结者与传播者。「创变者故事」:每种职业,每个角色,都可以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改变。将视野放于全球最酷创变者,也关注中国接地气的创变者,并用有意思的年轻语言,一一呈现故事,并请创变者发出美好行动呼吁,只要加入,你便是创变同行者!「瓶行宇宙」:一年一度的全球创变者线下聚会,每年提出一个有广泛关注度的社会问题,并集合商业、媒体、第三方机构、公众力量,共同收集全球创新解决方案。邀请最被中国公众熟知的创变者、创新的青年组织、关心世界的年轻人,让改变世界的365种方法在同一个场域里,自由交换,蓬勃生长。「美好商店」:你的每一次购买,都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一家只贩卖Social Good心意之作的商店,集合优秀社会设计师/创变者作品,他们信奉Design For 90%:设计可以不为消费锦上添花,而是一种优美深刻的社会问题介入方法。「瓶子学校」:推出「年轻人你真的很缺」系列线上课程,从有趣力、故事力、人类学力等多维角度,带你一起修炼创变者身上的宝贵品质。「Bottle Dream」已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讲述全球近千位年轻创变者的故事,抵达近 1.8 亿读者与观众。BottleDream致力于撬动更多人成为自利利他的创变者,推动良善生活直抵人心。

ParisReview|巴黎文学评论杂志
ParisReview|巴黎文学评论杂志

巴黎评论(ParisReview)是一家创刊于1953年文学评论类杂志,最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以刊登当代最伟大的作家长篇访谈而知名。《巴黎评论》更希望让作家本人发声,他们从第一期就开始经营“作家访谈”栏目,刊发杂志特邀采访者与知名作家之间的长期访谈,让作家本人来透露写作的秘密。长期以来,这个庞大的资源库一直是被全世界作家与文学爱好者所共同分享的一座宝库。《巴黎评论》迄今已达三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进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了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巴黎评论》中的作家访谈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重要的作家。我们熟悉的那些作家一一都在榜单之中,从福斯特到斯蒂芬·金,从海明威到村上春树,几乎你能想到的作家都接受过这份杂志的访谈——事实上,每一位作家都以此为荣。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上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