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检测_自动降低重复率!
万方论文查重检测平台。提供大学生、专本科、博士、硕士、毕业论文检测(学术、期刊)。本平台汇集PaperPass、PaperFree、维普、turnitin等检测系统。
百度学术搜索,是一个提供海量中英文文献检索的学术资源搜索平台,涵盖了各类学术期刊、学位、会议论文,旨在为国内外学者提供最好的科研体验。
每天免费检测一篇,是安全可靠的论文查重免费系统,提供论文免费查重,免费论文检测,是权威,科学,受学生欢迎的免费查重系统,庞大的学术期刊资源库和互联网实时更新资源,遵守版权和个人隐私保护,有合法资质。
PaperFree免费论文检测软件-全球首个免费论文相似度检测系统;提供免费论文查重,免费论文检测,免费毕业论文抄袭检测.最权威,最科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免费检测系统.
PaperOK论文检测系统-集免费论文查重和免费在线修改为一体,免费论文查重,免费论文检测。
PaperYY免费论文查重检测-首款免费论文检测软件,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论文重复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在线修改、论文格式规范等一站式服务
中国权威的知网查重入口,论文查重价格优惠,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论文查重检测服务,学术不端重复率检测报告与学校、杂志社一致。这里还有专业的知网客服,教您如何进行论文查重。
PassMore论文查重检测是一家免费论文查重网站,为毕业生提供专业的论文重复率检测、论文去重、论文降重、论文在线修改、论文写作、学术不端检测等一站式服务。
PaperTime论文时间是以教育大数据为依托,论文查重,论文检测和在线改重功能为基础的论文检测系统,开展论文润色,论文写作辅导等服务于一体的学术生态圈.致力于为用户创建一个智能的知识空间,高效地完成海量数据记忆存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
【书籍搜索】外链资源聚合搜索引擎
谷粉学术:由学术文献研究者联合建立的文献检索服务,方便大家稳定快速地利用谷歌学术搜索查找文献进行学术研究.您所在区域google学术无法访问时用谷粉学术进行文献查找就对了。
【企鹅论文doi.qqsci.com】集成了Sci-Hub及其他免费文献下载网站,将文献下载成功概率提高数倍,只需要输入文献的DOI,即可免费一键下载95%的SCI文献!
古籍館-中國最大的古籍圖書館
中国知网知识发现网络平台—面向海内外读者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统一检索、统一导航、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涵盖基础科学、文史哲、工程科技、社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信息科技等十大领域。
掌桥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务平台,拥有中文文献6700万+篇,含全部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其中,英文期刊94种、中文期刊1960种),外文文献3700万+篇,中外科技文献总计约1.1亿篇,月更新20万篇以上。掌桥科研致力于为广大科研工作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科技文献查询与下载,以及文献求助、文档翻译、文档转换、文献数据库和全球国防资讯等科研服务。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外学术论文、中外标准、中外专利、科技成果、政策法规等科技文献的在线服务平台。
文津搜索
术语在线—权威的术语知识服务平台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México,缩写为UNAM)是墨西哥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由"胡斯托·谢拉"(JustoSierra)创建于1910年9月22日,其前身"墨西哥皇家和天主教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属于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其校园由20世纪墨西哥一些最著名建筑师所设计,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位于主校区的壁画为迭戈·里维拉、戴维·阿尔法罗·西凯罗斯(DavidAlfaro Siqueiros)等墨西哥历史上一批最知名的画家所绘制。2016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招生率仅有8%,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在机器人、计算机科学、数学、物理学、人机交互、历史、哲学等诸多领域发表过许多前沿著作和专利,许多学者(教师和校友)在经济、政治、科学及艺术方面都成为墨西哥仍至世界上的著名人物,墨西哥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校友和教师。
伍斯特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Institute,缩写WPI)是一所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私立大学,于1865年建校,是全美国最早的理工大学之一,历史悠久。【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伍斯特工学院:包括670余篇学位论文,其中有550多篇全文,硕士论文4篇。涵盖生物、电子、计算机、材料、物理、机械等学科。"WPI是一所小型的私立大学,学校以小班授课为主,伍斯特理工学院拥有14个院系,提供超过50种学位项目,包括理科、工程类学科、商科、社科及人文学科,学生可获学士,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伍斯特理工学院的教职人员与学生共同在很多研究领域工作,这些领域包括生物科技,能源,信息安全,纳米科技以及材料处理。该校比较好的专业有机械工程,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等。伍斯特理工学院位于美国东北角麻萨诸塞州的伍斯特市。坐落在文化氛围浓郁的美国东北部,伍斯特拥有众多博物馆,音乐和戏曲表演中心。伍斯特前往波士顿的交通非常便利,一个小时的车程即可到达。伍斯特市还是美国东北站的生物科技中心,附近有不少高科技的机构,支持学院的科研项目,不少学生都有机会在美国甚或到海外实习。伍斯特理工学院强调"集体解决疑难",以"专题报告作教育根基",鼓励学生亲力亲为,边做边学。学生功课十分繁重,每门功课每周至少要花12-15小时做功课、温习或阅读。学生修读最多的学科是工程(76%)、计算机及信息科学(7%)、和生命科学(6%)。伍斯特理工学院在北美洲、中美洲、非洲、澳大利亚、亚洲及欧洲拥有25个项目中心。伍斯特理工学院由两位杰出的伍斯特工业界人士John Boynton与IchabodWashburn建立于1865年,并作为伍斯特郡工业科学的自由学院。并获得了Stephen Salisbury II, Emory Washburn,George Frisbee Hoar, Phillip Moen, Seth Sweetser, David Whitcomb, and Charles O.Thompson的资金赞助。Boynton是一位主张讲授基础科学的人士,Washburn则是一位强调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人士,二位的合作建立了该大学的基本教育理念"理论与实践"。StephenSalisbury 二世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他本人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商人,并在之后成为了第一任校董会主席。Boynton先生不幸于1868学校第一堂课开学前去世,而Washburn也在之后过世,但是,他们对WPI孕育所做出的贡献被铭记,两座最初的教学楼以他们的名字为名,以表怀念。WPI早年的发展得力于该校化学教授 Charles O.Thompson,先生是一位早年的WPI毕业生,之后成为了著名的机械与土木工程师,同时是一位艺术家,银行家。WPI在20世纪的早期,校园和学科建设得到逐步的,长足的发展,形成了研究生教育和电子工程教育项目。二战期间,WPI提供了国防工程课程并被选为引导美国V-12海军军事学院训练课程的大学院校。然而,此时,WPI却经历着三大资源的匮乏,一是单一的图书馆系统,二是良好的教学设施,三是国家的认同。1962年至1969年,在校长哈利 斯托克 的带领下,这种局面终以扭转。斯托克校长为学校带来了重大的改变,史称"WPI计划"。计划引领了三大工程改造和课程结构的重新设计。斯托克及其带领的管理层发起的运动惠利于乔治图书馆的建立,新宿舍楼的建立,体育馆的使用和一个现代化学教育楼。之后,女性被允许进入WPI进行学习,在1968年的二月,这个值得记住的春天。WPI计划目前仍然是WPI本科教学的指导思想。WPI计划无疑是WPI给学术界和工业界最有名的贡献。今日,WPI依然以本科教育为本,当然,研究生和研究院的发展也是一个长期的目标。WPI生物工程中心目前已经是重要的贡献者对伍斯特目前生物科技工业的发展。其他的科技方向的研究也奠定了WPI研究型大学的背景。
北京大学是国内一家创办于1898年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
韩国艺术综合大学(Korea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是一所创立于1991年四年制韩国国立艺术大学,位于首尔特别市瑞草区瑞草洞设置校园,致力于培养掌握艺术实际技能专业人才,目前拥有在校生2100余名。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下设有音乐院、演剧院、映像院、舞蹈院、美术院、传统艺术院六个学院,学校与世界各国著名院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创立至今,已经毕业过很多知名校友,包括:张东健、柳善、李素妍、文贞熙等。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Development,IMD)是一所位于瑞士洛桑的私立商学院,历来在全球商学院排行榜上名列前茅,每年都会公布年度《IMD世界人才报告》。《 2018 年 IMD 世界人才报告》国际管理发展学院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为加拿大铝业集团于1946年设立于日内瓦的IMI商学院和Nesti先生在1957年设立于洛桑的IMEDE商学院。所有其他的世界顶级商学院都系出著名院校,而IMD与实业界的渊源传承使之卓而不群。作为独立的商学院,IMD致力于商业管理教育;IMD内部不划分院系,但整合了一支强大的跨学科教学团队。IMD的60名教职人员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IMD的现任校长是DominiqueTurpin,其前任为John R. Wells 和Peter Lorange;后者在任内(1993-2008)全力将初出茅庐的IMD带入了世界顶级商学院行列。IMD侧重于培养和发展管理技能和领导能力。相对于其他商学院而言,IMD对学员的实务经验的要求更高;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课程学员的平均年龄为31岁,在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课程学员的平均年龄达到39岁。另外,IMD强调鼓励世界各地人士参加其学位课程和公开课程,以确保IMD的国际化特色。每年有来自世界各地9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0名的学员和高级管理人员(高管)参与IMD的各类课程和培训项目。「IMD」 公布《 2018 年 IMD 世界人才报告》,涵盖 63 个国家 /地区的人才评估情况,主要是根据三项指标进行评估:投资与发展、吸引力与准备度。这些指标底下还细分 30几个细项,像是教育、学徒制、工作场所培训、语言技能、生活成本、生活质量、薪酬和税率等。除了上述实质的数据之外,这份报告也汇集了63个国家里六千多名企业高管的意见。
丹麦理工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Denmark)是世界顶尖的理工大学之一,也是北欧地区最好的工科大学,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学之一。「丹麦理工大学」是丹麦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的最主要学府,是欧洲卓越理工大学联盟、北欧五校联盟成员之一,坐落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北部的孔恩斯灵比(Kongens Lyngby)。丹麦技术大学(DTU)TU建立之初的目的是培养年轻人从事工业生产,以及培养科技教师。当现代工业于19世纪80年代真正腾飞之时,DTU的工程师们开始在各个工业机构担任要职。在最初的135年DTU大学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但由于教学和科研机构的不断增加,又苦于无法在同一个地方建造更多的校舍,只好在这里圈一块地,又在那里盖一座楼。这种东拼西凑形成的星罗棋布式的校园格局已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所以在1962-1972十年的时间里,丹麦技术大学逐步搬迁到位于哥本哈根市以北15公里的灵比(Kgs.Lyngby)校园,学校得到了需要的发展空间,校园的总面积约为37.5万平方米。「丹麦技术大学」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教育、科学咨询、创新,在自然科学和工科学科领域,在一些世界需求领域如可持续能源技术、生命健康领域拥有特别优势,2016年开设了4个英语首授权本科课程,69个硕士项目。
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Real Academia Española,RAE)是西班牙皇室的官方机构之一,负责规范西班牙语,出版过西班牙词典和语法书籍,网络版的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词典是出现西班牙语用户的必须工具之一。1713年西班牙国王Felipe Ⅴ在马德里建立西班牙皇家语言科学院,它是西班牙语言研究的权威机构,在西班牙语语法、正字法以及规范词典以及维护西班牙语的纯洁性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现任院长为何塞·曼努埃尔·布莱瓜(José Manuel Blecua)。现有的皇家语言学院语料库包含从西班牙语形成到2000年左右的所有西班牙语词汇,而新的“21世纪语料库”将成为其增补版,收录2000年至2011年出现的新语汇,大约每年录入2500万个新词。绝大多数新词将来自新闻语言。皇家语言学院的另一个大规模项目是《历史辞典》的编撰工作。该辞典将介绍西班牙语单词在所有时期和社会各个阶层发展的历史。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2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建校伊始,学校即确立“求实学,务实业”的宗旨,以培养“第一等人才”为教育目标,精勤进取,笃行不倦,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已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被誉为“东方麻省理工”。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移转租界,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广大师生积极投身民主革命,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配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构建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调整出相当一部分优势专业、师资设备,支持国内兄弟院校的发展。五十年代中期,学校又响应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经历西迁与分设,分为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和西安部分。1959年3月两部分同时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7月经国务院批准分别独立建制,交通大学上海部分启用“上海交通大学”校名。六七十年代,学校先后归属国防科委和第六机械工业部领导,积极投身国防人才培养和国防科研,为“两弹一星”和国防现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学校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锐意推进改革:率先组成教授代表团访问美国,率先实行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率先接受海外友人巨资捐赠等,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科研改革。1984年,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了学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对学校的各项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上水平、创一流”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先后恢复和兴建了理科、管理学科、生命学科、法学和人文学科等。1999年,上海农学院并入;2005年,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强强合并。至此,学校完成了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近20年来,通过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学校高层次人才日渐汇聚,科研实力快速提升,实现了向研究型大学的转变。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与美国密西根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合作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取得重要突破。1985年开始闵行校区建设,历经30多年,已基本建设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并已完成了办学重心向闵行校区的转移。学校现有徐汇、闵行、黄浦、长宁、七宝、浦东等校区,总占地面积300余万平方米。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学校的各项办学指标大幅度上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体实力显著增强,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交通大学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办学的根本任务。一百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逾30万各类优秀人才,包括一批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工程技术专家和医学专家,如江泽民、陆定一、丁关根、汪道涵、钱学森、吴文俊、徐光宪、张光斗、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蔡锷、邹韬奋、严隽琪、陈敏章、王振义、陈竺等。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200余位交大校友;在国家23位“两弹一星”功臣中,有6位交大校友;在18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有3位来自交大。交大创造了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上的诸多“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最早的电机、最早的中文打字机等;新中国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艘气垫船、第一艘水翼艇、自主设计的第一代战斗机、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例心脏二尖瓣分离术、第一例成功移植同种原位肝手术、第一例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第一个大学翻译出版机构、数量第一的地方文献等,都凝聚着交大师生和校友的心血智慧。改革开放以来,一批年轻的校友已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崭露头角。截至2017年12月,学校共有29个学院/直属系,24个研究院,13家附属医院,2个附属医学研究所,12个直属单位,6个直属企业。全日制本科生(国内)16221人、研究生(国内)30895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4532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236人),学位留学生2722,其中研究生学位留学生1427人;有专任教师3014名,其中教授98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4名,中组部顶尖“千人计划”1名,中组部“千人计划”11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共139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9名,“青年千人”173名,青年拔尖人才20名,长江青年学者29名,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名,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5名(青年科学家2名),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4名,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1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九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获47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1项独立完成);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6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3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73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54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16门。学校荣获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成立学生创新中心,入选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学在交大”正在成为新时期上海交通大学的鲜亮名片。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8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8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3个;35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8个国家重点(级)实验室,1个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3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3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个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6个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高校智库,4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3个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和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目前,正在建设面向世界基础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研究机构,如李政道研究所、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中国海洋装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等。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和集中受理期经费数连续八年全国第一。SCI收录论文数等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6年度SCI收录两类文献(Article,Review)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215篇,其中国际卓越论文2912篇。国内论文被引34098次,位居全国高校第二;国际合著论文1436篇,上升到全国高校第二;十年SCI收录论文累积被引43847篇、449474次;国际会议论文1454篇,位居全国高校第三。1篇论文入选“2016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取得了“暗物质探索研究”“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造”“量子信息存储”“富营养化初期湖泊面源污染入湖河道流域治理成套技术”“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研制”“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纳米材料全新力学现象”“合成光学活性无机材料”“DNA磷硫酰化修饰基因组图谱破译”“肾上腺肿瘤致病基因”“肾上腺和胰腺内分泌肿瘤医学基因组学”“胃癌发生机制”“生态系统镁研究”“生长素调控植物气孔发育”“水稻花器官发育”“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寻找潜在新靶点”“治疗帕金森症天然产物”等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传统,奋发图强的发展历程,特别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国内外所瞩目。这所英才辈出的百年学府正乘风扬帆,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为使命,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向着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目标奋进!
南洋理工大学(Nanyang TechnologicalUniversity,简称NTU、南大)是新加坡的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位于新加坡西部,也是新加坡研究型大学,属于新加坡公立大学之一,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大维持世界前50名,于2015年至2017年在世界第13名。南大的任务是通过不同的学科培养具有创造力和企业的领袖。南大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为新加坡乃至亚洲的学术重镇,在亚洲大学排名上,也多年维持前5名的位置,于2016年为全亚洲第3名,2016年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也为亚洲第2名。南洋理工大学有4个大的学部(college),这4个学部由12个学院(school)组成。由6个学院组成的工学部集中在科技的创新,并享誉国际。理学院在新加坡的生命科学及科学方面处于领先的地位。南洋商学院提供世界上最好的100的商业管理课程之一。文学院具有新加坡第一个艺术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及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是最好的亚洲最好传播与信息学院之一。该学院以已故的黄金辉博士来命名。黄金辉博士是前任新加坡总统,也是备受尊敬的记者和外交人员。南洋理工大学特色:身为顶尖大学,研究是南洋理工大学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南大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文化,并因为在高级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绿化能量和环境、电脑生物、高科技系统、纳米科技与宽频传播的研究,扬威国际。南大的高水平的研究文化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发明。南大也设立高等研究所,并组织一组世界各地网罗研究有成的与诺贝尔奖得主和其他顶尖科学家为研究顾问,全面提高南大科技研究的水平。九层楼高的科技大厦是校园内点燃创意火花的科研温床,一共设有4个跨领域科技研究走廊和6个科研中心。研究计划在各个学院及通过与其他学府的合作计划下进行。研究也在各层次进行,并有一个固定,而以目标受重群为优秀的大学生的研究计划。
奥克兰大学(The University ofAuckland)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机构,同时也常年位居世界大学百大排名之内,以人文及社会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成果最为显著。奥克兰大学属于大型公立综合性全国大学,始建于1883年;该大学成果和研究工作占新西兰全国70%以上,拥有以下8个大系(每个系系均包含多个学部、学院、研究小组和研究所),该大学在2018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82位。奥克兰大学所提供的所有课程均以科研为主导,属世界级水平,为国际所认可,因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本科和研究生学生。奥克兰大学的毕业生在新西兰及世界各地的商业、法律、医学、政治和学术界担任着各种重要职务。目前,奥克兰大学有来自80多个国家的5500多名国际学生,他们的各自文化背景及远大抱负无限地丰盛了大学的校园生活。八个院系和神学院的所有教学和科研活动分别在五个校区内进行。他们包括建筑设计、房地产、城市规划及艺术、文学、商业及经济、工程、法律、医学及卫生保健和理科学。另外大学内还有50个跨学科的研究机构和团体,小如研究小组,大如研究所等,从事那些新兴的跨学科融合领域的研究。
北卡罗来纳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Carolina)是一个由16所均为公立四年制的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加上北卡罗来纳科学与数学学校(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Scienceand Mathematics)组成的大学系统,并均以"北卡罗来纳大学"命名。这16所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校区分别坐落艾塞维利亚、夏洛特、教堂山、格林斯伯勒等地。这些各自独立的高等学府,连同另外十所大学,构成了北卡罗来纳大学系统。当校董制定方针的时候就确定每个校区的学校都享有高度自治和相互独立。这个系统有总数183,000名学生,她授予了北卡州75%的本科学位。北卡罗来纳大学历史: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第一个校区是1789年在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建立的。这是美国第一所授予学位的公立大学,也是历史上北卡州136之内唯一的一所大学。1877年,北卡州开始资助其他的高等教育机构。逐渐,这个州又增加了五所黑人大学和一所培养印第安人的大学。另有一些大学被创立用来培养公共教育老师和表演艺术人才。大萧条时期,北卡罗来纳立法会在州政府内部寻找节流的办法。出于这个目的,经过努力,它于1931年将当时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合并成现在的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格林斯伯勒分校。新的合并后的北卡罗来纳大学在一个基金会和校董的领导下运营了这三所校区。1969年,另外三所通过法案加入了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北卡罗来纳大学艾塞维利亚分校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威明顿分校。1971年,北卡通过立法,将所有16所授予本科学位的公立大学并入该系统。这新的一轮合并给每个校区分派了一个校长和基金会。1985年,北卡罗来纳科学和数学学校,一个当地的寄宿制重点高中,宣布成为该大学的附属中学。
都柏林三一大学(The University of Dublin)是爱尔兰最古老的大学,也是不列颠及爱尔兰七所古典大学之一,于1592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时所兴建的,各时期的建筑自成方阵,具有时代性的特色。,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当时校园实为现今都柏林城堡以外的市郊,然而随着城市扩展,现在校园已是都柏林市中心核心地段。大学位于都柏林市中心第2区,正门面向旧上议院大楼,校园占地190,000平方米,学院南面及东北面分别为爱尔兰政府现政府机关和商业中心。对于都柏林三一大学最而久负盛名的,便是学院内的长廊图书馆了!Trinity College Dublin长廊图书馆,不仅有大量馆藏,建筑里外的设计更相当迷人,是于1732年由军事工程师Colonel Thomas Burgh上校以及建筑师及设计师群完成。而在1860年所兴建的第二层圆形拱木长阅读室,便是现今最受欢迎的长型阅读室。长65米的空间里,两旁有著名人的雕塑,收藏着爱尔兰国宝手抄手绘圣经凯尔经以及爱尔兰最古老的橡木竖琴,这些珍品都乘载了历史洗礼而留下的珍贵记忆。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更是爱尔兰唯一被允许授权核发英国版权的图书馆,同时亦是爱尔兰最大的图书馆。来到这里,除了惊讶于其馆藏,那四层楼高的建筑、拱型天花板、充满历史记忆的香气,让人宛如置身哈利波特魔法学校中,翻阅着那些魔法书籍,潜藏在文字中的历史痕迹,在我们看着泛黄着纸张以及微晕的印刷字体时,悄悄地带我们进入魔法世界,有机会来此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藏在书香中的魔幻世界。
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duLac),是一所位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南湾市东北部的圣母镇,属于私立天主教研究型大学,其地位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排名前十五名的一流知名学府,其商学院大学部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全美第一。圣母大学历史:圣母大学在1842年由爱德华·索林,C.S.C.的圣十字修会所创立,是一所不受于教廷管辖的天主教大学。乃为一所文理兼顾的著名私立大学。"NotreDame"是圣母之意。顾名思义,是一所罗马天主教学校,其中大约七成的学生信奉天主教。圣母大学环境:母大学校园内有两个澄清的湖泊和一大片森林,湖中天鹅成群。在绿草茵茵、树木丛丛的的校园中,不时可以见到松鼠等小动物的身影。校内里有超过200多幢建筑物,其中不乏世界知名的建筑。如价值连城,闻名于世的金圆顶大楼、圣心罗马大教堂、和外观绘有基督故事壁画的海斯伯格图书馆。大学建筑多为古典的校园哥特式建筑风格。校园内建筑分散,都隐藏在高大的雪松,红叶树之中。庞大的圣母大学体育馆可容纳10万名观众,还有可供比赛用的高尔夫球场。圣母大学校风:圣母大学校风严谨、纯正,学生非常热衷于各项志愿的社会工作,也有大量学生加入社会事务中心,帮助照顾老人及伤残人员。根据美国权威机构The PrincetonReview,圣母大学更是全美"梦想大学"的第五名,仅次于哈佛耶鲁的世界顶尖学府。圣母大学的一万多名学生来自美国各地和世界100多个国家。一些学科具有很强的科研学术实力。如政治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经济伦理学、逻辑学、商学、会计学、历史、哲学、英语和医学等在相应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法学院全美排名第22名,商学院研究所名列前25名。圣母大学拥有全美最大的校友网络,现已有275个校友俱乐部,12万校友,遍布全球,其著名校友包括前美国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圣母大学学科:大学另设有文学院、艺术学院、法学院、商业管理学院、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理学院等研究生院和数百个研究所和实验室,著名的有辐射实验室,国际事务研究所,费米国家加速度实验室,材料科学实验室,人类学研究中心,当代社会研究中心,城市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圣母大学首创了滑翔机,在空气动力学,无线电通讯,合成材料及纳米技术等研究领域全美领先。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 ofChina)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49年12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十一次政务会议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建议,通过了《关于成立中国人民大学的决定》。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著名教育家吴玉章、成仿吾、袁宝华、黄达、李文海、纪宝成、陈雨露先后担任校长。现任党委书记为靳诺教授,校长为刘伟教授。建校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形成了“人民共和国建设者”的摇篮、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的重镇、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的高地三大办学特色,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50年至今,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中国人民大学早已形成以本科教育为基础、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继续教育为辅助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形成了“主干的文科、精干的理工科”的学科发展体系。学校是我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现有27个教学单位、25个跨学院研究机构,另设有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苏州校区、深圳研究院等。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1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9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9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拥有13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名列全国高校第一;拥有5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连续十五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中,中国人民大学获选29篇,占全国已入选人文社科优秀博士论文总数的12%,在所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位居第一。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获评A类学科总数为14个,其中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获评A+,政治学、哲学获评A,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获评A-,A+学科数量位列全国高校第四。截至2017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884人,其中教授659人,副教授770人。学校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人数居全国高校首位;先后有475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有“万人计划”入选者23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4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1人,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工程”入选者25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81人,“长江学者”创新团队3个;有6人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2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0人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18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名师辈出,俊彦云集,已故名家大师吴玉章、成仿吾、范文澜、艾思奇、何思敬、何干之、何洛、胡华、尚钺、吴景超、李景汉、庞景仁、石峻、缪朗山、李秀林、徐禾、塞风、许孟雄、孟氧、佟柔、戴世光、刘铮、查瑞传、苗力田、吴大琨、萧前、林文益、阎达五、阎金锷、方生、高鸿业、钟契夫、吴宝康、彭明、彦奇、曾宪义、宋涛、萨师煊、王传纶、李文海、许崇德、刘佩弦、周诚、王思治、方立天、郑杭生、夏甄陶、周升业、罗国杰、蓝鸿文、甘惜分、黄顺基、庄福龄、孙国华、李占祥、高放等为学校的学科发展、学术繁荣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奠基性、开创性的贡献。老一辈著名学者黄达、戴逸、卫兴华、胡钧、陈共、严瑞珍、高铭暄、王作富、许征帆、何沁、方汉奇、赵履宽、邬沧萍、陈先达、张立文、钟宇人、吴易风、胡乃武、周新城、赵中孚等成就卓著,耕耘不辍,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7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共有全日制在校生24201人,其中本科生10759人,硕士生8479人,博士生3554人,留学生1409人。留学生人数在全国高校中位居前茅。学校以“国民表率、社会栋梁”为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全国高校数量多、门类全、综合水平高的优势,积极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理论型、管理型优秀人才,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从陕北公学至今,学校共培养了26万名高水平的优秀建设者和各行各业、各个层面的领袖人才,其中既有许多成就卓著的专家学者,又有许多闻名遐迩的企业家,政绩斐然的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以及卓有建树的新闻、法律、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始终注重发挥人文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在不断发展学术、繁荣学术的同时,积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研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党的十六大以来,学校已有许崇德、王利明、曾湘泉、黄卫平、史际春、秦宣、李景治、翟振武、杨凤城、郭湛等教授11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作报告;自许崇德教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法制讲座作报告以来,学校已有高铭暄、龙翼飞、郭寿康、王利明、林嘉、刘春田、朱信凯、吴晓球等教授10次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讲座,分别都是参加学者最多的高校。一大批教师为中央领导和中央国家机关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先后承担或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北京2008年奥运会总体影响评估(OGGI)”、“冷中子非弹性散射谱仪的研制”等特大、重大项目。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1.65万余项,共获得经费30.22亿余元,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数居全国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关项目立项数位居全国前列。学校教师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持续增长,2004至2017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我校论文数量连续14年保持全国高校第一。自2010年起,学校共有31部学术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位居全国高校第一。中国人民大学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先后同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国索邦大学等55个国家和地区的270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地区25所高校(研究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截至2017年12月,作为中方合作伙伴,学校共参与了海外12所孔子学院的建设,其中欧洲6家,美洲4家,非洲1家,亚洲1家。学校自2009年始,每年举办暑期学校(国际小学期)。学校还引进、翻译出版了大量适应我国改革开放需要的教科书和学术著作,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的交流合作项目,主办或承办了包括世界汉学大会在内的一系列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授予哥斯达黎加总统索利斯,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世界知识产权总干事弗朗西斯·加利,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翰•哈桑尼、罗伯特•蒙代尔,阿根廷前总统德拉鲁阿,日本前首相竹下登,巴拿马总统胡安·卡洛斯·巴雷拉·罗德里格斯等14位国际著名人士名誉博士称号,聘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米切尔•斯宾思、约翰•纳什、泽尔腾、托马斯•谢林,联合国经济政策特别顾问、著名经济学家贾格迪什•巴格沃蒂,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尼克拉斯•斯特恩,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池田大作,台湾宗教界知名人士、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著名国学大师饶宗颐,塞浦路斯总统尼科斯·阿纳斯塔西亚迪斯,阿塞拜疆总统伊利哈姆·阿利耶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齐赫文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外长阿布德尔达耶夫等83位知名人士为名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是我国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料中心、信息中心和图书出版中心。学校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400余万册(包括线装古籍40余万册),电子图书299万种,并设有“教育部文科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是新中国最早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文献搜集、整理、编辑、发布的信息资料提供机构,公开出版发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148种期刊和六大系列数据库产品,编辑的年度报刊资料索引是中国四大文献检索索引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是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的重要出版基地。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北京市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首都劳动奖状”、“北京市教育创新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标兵”、北京高校“十佳美丽校园”、“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平安校园示范校”、“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特等奖”、“首都城市环境建设样板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全体师生员工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贺信精神,围绕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始终不忘“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不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责任担当,不忘培养“人民共和国的建设者”的光荣使命,不忘“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政治追求,不忘“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思想库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大学形象建设和美丽校园建设“五大战略”,为把学校早日建成“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视觉艺术学院(School of VisualArts)是是一所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区中城的私立艺术学院,为美国颇具领导地位的艺术与设计学校之一,该校由赛勒斯‧罗兹和伯恩‧侯嘉尔于1947年共同成立。[SVA学院学生作品素材频道]SVA 大学部最受欢迎主修为广告、平面设计和插画。在研究所方面,学校规划了严谨的艺术教育专业课程,提供教学硕士学位。SVA为全美首创以艺术美学观点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的学校。如:最具知名度的电脑艺术与平面设计,更是率先于美国将硕士课程重心置于视觉美感的训练与培养。
【工标网】最专业权威的标准门户网站。及时收录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外标准等资讯、公告、及标准更替信息,与搜索完美结合,及时为企业提供各种标准化信息服务,并为用户提供最简单便捷的网上购买服务。查标准,上工标网。
世界上最早科技期刊,报道和评论全球科技领域里最重要的突破 !
【国内核心】植物学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中国植物学会共同主办
最好原始研究论文、综述和分析当前研究和科学政策同行评议!
【国内期刊】地学前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共建的国际地学期...
【国内期刊】《岩石学报》编辑部
【国内期刊】纳米研究领域的高质量、原创性的研究论文和评论性文章...
【国内期刊】国内外各科学领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报道重大科技事件等...
【国内期刊】华西口腔医学院,骨发育生物学与矿化等进展前沿和重大发现...
The World Digital Library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manuscripts, rare books, maps, photographs, and other important cultural documents from all countries and cultures, in Arabic, Chinese, English, French, Portuguese, Russian and Spanish.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履行国内外图书文献收藏和保护的职责,指导协调全国文献保护工作;为中央和国家领导机关、社会各界及公众提供文献信息和参考咨询服务;开展图书馆学理论与图书馆事业发展研究,指导全国图书馆业务工作;对外履行有关文化交流职能,参加国际图联及相关国际组织,开展与国内外图书馆的交流与合作。
高教书苑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部分教材的电子版图书的网站
香港公共圖書館為公眾人士提供免費的圖書館設施,推廣文學活動和研究,及舉辦文化活動。含圖書館地址及開放時間、活動及節目預告、館藏目錄、電子資源等。
工程科技数字图书馆
悦读首页
教习网精选小学、初中、高中下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课堂教学所需的PPT课件、教案教学设计、试题试卷等资源下载,涵盖部编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主流版本,助老师们轻松备课!
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科研与学术资源导航平台,让科研工作更简单、更有效率。内容专业,信息准确,更新及时。
爱悦读网,是一个免费的电子书分享平台
领研是链接华人学者的人才及成果平台。领研为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及科技企业提供科研人才招聘服务,也是青年研究者的职业发展指导及线上培训平台;研究者还可将自己的研究论文上传至领研,与超过五十万华人学者分享工作的最新进展。
【在线图书】科学文库~
法律图书馆_法律门户网站,提供法律法规数据库、法学论文、裁判文书、律师黄页、法治动态、司法考试资料、法律图书、法律书刊、法律书摘、著者介绍、出版社介绍等资料。
超星读书-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网站-中文免费电子书阅读网站
本站2015年初正式上线,它的宗旨就是要使大家只需花费极少的一点零花钱就能享受到贴心的学术文献查询和下载服务。有缘成为我站会员的朋友可以不再为写论文查文献的事发愁了。本站的服务定位“面向科研人员,提供最强文献下载服务,价格公道实在,坚持以质取胜。”